TOP123导航 - 探索中国以外的互联网
ImmortalWrt 是一个基于 OpenWrt 的开源路由器固件分支项目,最初由国内开发者发起,旨在解决 OpenWrt 在某些场景下的不足,并针对中国大陆用户的网络环境和需求进行优化。它继承了 OpenWrt 的核心功能,同时在设备支持、性能优化和本地化体验上进行了改进。ImmortalWrt 的名称暗示其目标是打造一个“长寿”、稳定的固件版本,持续跟随 OpenWrt 主线更新,同时提供独特的附加价值。

起源与发展

  • 起源:ImmortalWrt 起初是为了修复 OpenWrt 中的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(如对某些设备的支持不足、国内网络环境的适配性等),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固件项目。
  • 发展:它由活跃的社区维护,核心开发者以国内用户为主,代码托管在 GitHub 上GPL 许可,允许用户自由修改和分发。
  • 版本迭代:ImmortalWrt 通常紧跟 OpenWrt 的主线版本(如 23.05、24.10),但更新节奏略慢于官方,以确保稳定性。

主要特点

  1. 本地化优化
    • 针对中国大陆的网络环境进行了调整,例如默认使用国内的软件源和 NTP 时间服务器,提升软件包下载速度和时间同步效率。
    • 界面默认支持中文(通过 luci-i18n-base-zh-cn 实现),对新手更友好。
  2. 设备支持
    • 支持广泛的路由器和嵌入式设备,包括一些 OpenWrt 官方已不再支持的老旧型号。
    • 对新兴硬件的支持也较快,例如某些联发科(MediaTek)或高通(Qualcomm)芯片组的设备。
  3. 性能优化
    • 整合了一些被认为有优化效果的补丁,例如调整默认网络参数(如启用 Wi-Fi 漫游并优化协议为 ft over air 以提升兼容性)。
    • 在界面上添加了 CPU 负载、温度等实时监控信息,便于用户掌握设备状态。
  4. 软件包生态
    • 拥有丰富的软件包管理系统,支持在线安装各种插件(如 Passwall、Mosdns 等)。
    • 包含一些 OpenWrt 官方仓库未收录的开源应用,扩展了功能选择。
  5. 纯净与可定制性
    • 默认固件较为精简,未预装过多插件,用户可根据需求自行安装,适合喜欢折腾的高级用户。
    • 提供固件选择器(Firmware Selector),方便用户自定义构建固件。

默认配置与组件

  • 预装组件:包括 dnsmasq-full(完整版 DNS 服务)、ipv6helper(支持 DHCPv6 和 6in4 协议)等实用工具。
  • 登录信息:默认地址为 http://192.168.1.1http://immortalwrt.lan,用户名 root,无密码。
  • 防火墙:支持 nftables(默认使用),与 OpenWrt 22.03 之后的版本保持一致。

适用场景

  • 国内用户:因其本地化优化和中文支持,特别适合中国大陆用户。
  • 技术爱好者:高度可定制性和丰富的插件生态吸引喜欢深度折腾的用户。
  • 老设备复活:对老旧路由器的支持使其成为“救砖”或升级旧设备的理想选择。

ImmortalWrt 与 OpenWrt 的对比

以下是从多个维度对 ImmortalWrt 和 OpenWrt 进行的详细对比:

起源与社区

  • OpenWrt
    • 始于 2004 年,是一个成熟的全球性开源项目,最初为 Linksys WRT54G 路由器开发。
    • 社区遍布全球,开发者以国际团队为主,官方资源丰富
  • ImmortalWrt
    • 是 OpenWrt 的分支,起步较晚,专注于国内用户需求。
    • 社区以中国开发者为主,规模较小但活跃,中文支持更完善。

功能与定制性

  • OpenWrt
    • 提供高度模块化的构建系统,支持超过 3500 个软件包,用户可完全自定义功能。
    • 默认固件非常精简,仅包含核心功能,适合从零开始搭建个性化系统。
  • ImmortalWrt
    • 继承 OpenWrt 的模块化设计,但默认添加了一些实用组件(如 dnsmasq-fulldefault-settings-chn)。
    • 预设了一些针对国内环境的优化(如中文界面、国内软件源),开箱即用性更强。

设备支持

  • OpenWrt
    • 支持广泛的设备,但对一些老旧型号或非主流硬件的支持逐渐减少。
    • 新设备的支持依赖社区贡献,更新速度可能较慢。
  • ImmortalWrt
    • 在 OpenWrt 基础上扩展了对更多设备(包括老旧型号)的支持。
    • 对国内常见路由器(如小米、红米系列)的适配更及时。

性能与优化

  • OpenWrt
    • 默认配置偏保守,性能优化依赖用户手动调整。
    • 例如,Wi-Fi 漫游默认关闭,启用后默认协议为 ft over ds,兼容性稍差。
  • ImmortalWrt
    • 默认启用了更多优化选项,如 Wi-Fi 漫游(协议为 ft over air)、256QAM(需注意兼容性)。
    • 界面增强(如 CPU 负载显示)提升了用户体验。

软件包与生态

  • OpenWrt
    • 拥有庞大的官方软件包库,数量最多,但部分国内常用插件需手动添加。
    • 更新频率高,软件包与主线版本紧密同步。
  • ImmortalWrt
    • 软件包生态略逊于 OpenWrt,但增加了部分 OpenWrt 未收录的开源应用。
    • 国内镜像源(如北大开源镜像站)加速了软件包下载。

稳定性与更新

  • OpenWrt
    • 作为主线项目,稳定性经过长期验证,更新周期快。
    • 新版本可能引入实验性功能,需谨慎升级。
  • ImmortalWrt
    • 更新稍慢于 OpenWrt,注重稳定性测试。
    • 对国内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(如低配设备)优化更到位,但在低配机型上可能稍显卡顿。

用户友好性

  • OpenWrt
    • 默认界面简洁但无中文,配置门槛较高,适合有 Linux 基础的用户。
    • 新手可能需要额外学习如何安装插件或调整设置。
  • ImmortalWrt
    • 默认中文界面和本地化设置降低使用门槛。
    • 提供更多开箱即用的功能,适合国内新手和技术爱好者。

适用人群

  • OpenWrt
    • 适合全球用户,尤其是需要稳定、标准化的固件或从事开发的人员。
    • 对本地化无特殊需求的国际用户更倾向于此。
  • ImmortalWrt
    • 更适合中国用户,尤其是需要针对国内网络环境的优化和中文支持的用户。
    • 追求性能优化和老设备支持的用户也会青睐它。

总结

  • OpenWrt 是开源路由器固件的“鼻祖”,以其全球通用性、庞大生态和高度灵活性著称,适合需要标准固件或深度开发的场景。
  • ImmortalWrt 则是在 OpenWrt 基础上“因地制宜”的产物,针对国内用户需求进行了本地化和功能增强,开箱即用性更强,同时保留了高度可定制性。

选择建议

  • 如果你是技术爱好者,追求最新功能和全球社区支持,OpenWrt 是首选。
  • 如果你是国内用户,希望快速上手并享受针对本地网络的优化,ImmortalWrt 更值得尝试。
两者在核心上高度相似(ImmortalWrt 近 99% 基于 OpenWrt),差异主要体现在优化方向和用户体验上,选择时可根据设备型号、网络环境和个人技术水平来决定。
0已收藏
0已赞

相关推荐

阅读榜

更多

联系我们

回顶部